濟南市關于進一步支持企業專精特新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關于進一步支持企業專精特新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對濟南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安排部署,加快培育發展一批專注核心業務、生產管理精細、工藝技術獨特、創新成效顯著、市場競爭力強的優質企業,進一步促進企業專精特新發展,持續增強我市經濟發展的韌勁和活力,賦能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會建設,制定如下政策措施。
一、 加大優質企業培育力度。完善優質企業培育機制,通過優先支持項目申報、市場開拓、資質認定、供需對接等方式,加快培育發展以專精特新企業、瞪羚企業、獨角獸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產業鏈領航企業等為代表的優質企業群體。力爭到 2025 年,累計培育市級專精特新企業 2000 家以上、市級瞪羚企業 1000 家以上、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1000 家以上、省級瞪羚企業 500 家以上、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50 家以上、單項冠軍企業(產品)100 家、領航企業 10 家左右、獨角獸企業 10 家。對有效期滿經復核或重新申報認定的省、市級瞪羚企業和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分別給予 20 萬元、10 萬元、10 萬元、5 萬元的分檔延續性獎勵;對通過復核或重新申報認定且未獲得過該類專項資金支持的企業,按照新認定企業標準給予獎勵。加快培育以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創新型領軍企業為主線的科技型企業梯隊。(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
二、 支持企業專業化發展。鼓勵中小企業加強產業關鍵技術和核心環節專利申請,有效開展專利布局。支持中小企業獲取和轉化專利技術,面向中小企業加大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和示范企業培育力度。實施知識產權強企培育計劃,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知識產權示范優勢企業。支持商業秘密保護示范基地、示范企業建設,加強中小企業商業秘密保護。鼓勵企業開拓深耕細分市場,實施企業質量管理體系和資質認證提升行動,圍繞大數據與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制造與高端裝備、生物醫藥與大健康、精品鋼與先進材料等主導支柱產業,組織專業機構提供標準研發、信息咨詢、業務培訓、質量認證等一體化服務,制定并持續更新企業參與國際、國內市場競爭所需要的資格認證和產品認證鼓勵目錄,對獲得認證的企業,按認證等級以“一業一策”方式給予分檔獎勵。(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三、支持企業精細化發展。鼓勵企業弘揚“工匠精神”,以提高供給體系質量為主攻方向,推進精益生產、精品制造、精細管理、精心服務,到 2025 年,培育一批在細分行業內技術實力強、產品質量好、服務水平優、市場份額高、品牌影響大、發展前景廣的企業。加強質量基礎設施協同服務,推進質量基礎設施 “一站式”服務,提供標準計量、認證認可、檢驗檢測等服務。鼓勵企業積極提升產品質量,對監督抽查等各類監管執法活動中發現的質量問題,組織專家開展質量技術幫扶,幫助企業改進設計和制造技術。支持企業提升品牌標準,對當年承擔國際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的企業,給予最高 100 萬元扶持;對當年牽頭制定并獲批國際標準、國家標準的企業,分別給予最高 60 萬元、40 萬元扶持;對當年承擔國家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及分技術委員會建設的企業,分別給予最高 40 萬元、20 萬元扶持。完善中小企業管理咨詢專家庫,鼓勵入庫專家開展中小企業管理咨詢診斷等活動,引導企業增強合規意識,建立合規運行機制,提升合規管理能力和經營水平。(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四、 支持企業特色化發展。鼓勵企業立足產業基礎、資源稟賦,深入挖掘特色資源,實施差異化競爭策略,不斷豐富和完善品牌內涵,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做強做優特色產業。大力培育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信創等優勢特色產業生態,支持濟南人工智能島建設,根據建設投入和成效,由市區兩級給予年度補貼;支持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對獲評國家級、省級、市級 “人工智能行業優秀企業”“優秀創新產品與解決方案”“典型應用場景”等人工智能相關評定和稱號的企業,分別給予最高 100 萬元、50 萬元、30 萬元的一次性獎勵;支持建設信創基礎軟件產業示范基地,打造信創基礎軟件實訓、驗證、推廣等全要素支撐平臺。支持智能傳感器產業園建設,打造微電子產業集群。大力發展工業文化,支持企業和各類機構開展工業文化基礎研究和史料編纂。加強工業遺產保護與利用,引導社會資本進入工業遺產保護領域,合理開發利用工業遺存,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利用老舊廠房、設備等依法建設工業博物館。對入圍國家工業遺產名單且符合支持條件的保護利用項目,按照相關政策給予一定補貼。依托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基地和電子商務示范企業,打造電商新消費品牌。加大優質中小企業出口商品品牌推廣力度。支持有條件的外貿企業、物流供應鏈企業、專業批發市場、產業集聚區等產業主體積極開展跨境電商業務模式創新,推動制造業集群、商貿業集群與跨境電商融合聯動發展。(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財政局、市市場監管局、市商務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有關區縣)
五、 支持企業新穎化發展。推動企業積極發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培育新的增長點,形成新的競爭優勢。突出企業自主創新主體地位,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提高自主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支持企業創建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工業設計中心、產業創新中心、制造業創新中心、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等各類高端研發平臺,對符合條件的,按相關規定給予支持。發揮創新平臺支撐作用,圍繞主導產業核心基礎零部件、關鍵基礎材料、先進基礎工藝與基礎軟件等領域短板,支持企業以課題制形式,聯合上下游企業、高校院所開展技術攻關,鼓勵企業開展原始創新、研發成果轉化,對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或實現進口替代的市級重點工業新產品,根據綜合評價結果,給予最高 50 萬元獎勵。加大“首臺套”“首批次”應用政策支持力度。
(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教育局)
六、 支持企業綠色低碳安全發展。支持企業開發綠色技術、設計綠色產品、創建綠色工廠、建設綠色工業園區、打造綠色供應鏈和綠色制造體系。鼓勵企業實施工業綠色發展項目,優先支持高效儲能、高效節水節能、智慧能源、綠色環保裝備、新能源裝備、資源循環利用等項目。組織實施中小企業節能診斷,為中小企業提供節能解決方案,挖掘節能潛力。優化環評審批和執法機制,嚴格落實新版環評分類管理目錄,對未列入分類管理名錄的中小企業建設項目實施環評豁免管理。對污染物排放量小、環境風險低等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按程序納入生態環境監督執法正面清單,減少現場執法檢查次數。推進能源互聯網產業集聚區和綠色數據中心建設。支持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深化綠色低碳試點示范建設。著力提升企業本質安全水平,支持企業購置使用列入國家所得稅優惠目錄的節能節水、環境保護、安全生產專用設備,按專用設備投資額的 10%抵免當年企業所得稅應納稅額;企業當年應納稅額不足抵免的,可向以后年度結轉,但結轉期不得超過 5 個納稅年度。(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財政局、市稅務局、市生態環境局、市發展改革委)
七、 支持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實施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行動計劃,按照專業專注專長、高端高質高效、集聚集群集約的原則,鼓勵大中小企業產業鏈、供應鏈協同配套發展,推進產業鏈式集群規模化發展。充分發揮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優勢,以專業化分工、服務外包、訂單生產等方式與大企業建立協同合作關系,積極開展產業鏈專精特新企業對接交流活動,面向重點行業龍頭骨干企業定向推薦專精特新產品和服務。鼓勵鏈主企業向中小企業開放供應鏈,發布產品和服務采購計劃,輸出配套產品標準和質量管理體系,擴大面向中小企業的采購規模。發揮政府采購政策功能,嚴格執行《政府采購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管理辦法》,落實預留采購份額、價格評審優惠、優先采購、聯合體采購等措施,提高中小企業在政府采購中的份額。推動大中小企業在創新創意、設計研發、生產制造、物資采購、市場營銷、資金融通等方面加強合作,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發展。(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國資委、市財政局)
八、 加大供需對接服務力度。推進常態化供需對接服務,深入實施智能化技改、工業互聯網、5G、人工智能等牽手行動,積極開展“工業強市看擔當、惠企政策看落實”集中宣傳活動,支持行業協會、產業聯盟、龍頭骨干企業搭建重點行業產業鏈和供需對接平臺,提高原材料保供對接服務能力。加大創新產品推廣應用力度,引導專精特新企業申報市重大科技創新產品備案。實施“濟南造·全球行”優質產品出海行動,支持專精特新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積極參加中國國際中小企業博覽會、APEC 中小企業技術交流暨展覽會等各類交易會、展示會,按照有關政策規定給予展位費補助。高質量落實惠企稅收政策,實施稅收服務“春雨潤苗”專項行動,開通稅費服務直通車,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提供“點對點”精細服務,確保稅費政策直達快享、應享盡享。進一步落實國務院發布的《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對逾期占用、惡意拖欠中小企業賬款的行為加大聯合懲戒力度。持續實施清理拖欠中小企業賬款專項行動,推動各級政府部門、事業單位、大型企業及時支付中小企業貨物、工程、服務采購賬款,嚴禁以不簽合同、合同中不約定具體付款時限和付款方式等手段規避及時支付義務的行為。(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委宣傳部、市財政局、市科技局、市國資委、市商務局、市稅務局、各區縣)
九、 加大產融結合支持力度。加大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信用貸款投放支持,為擬上市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提供分類指導、精準培育、投融資對接服務,提高企業在資本市場的融資能力。優化并落實關于企業上市、融資、私募股權基金發展等扶持政策,支持我市新舊動能轉換基金、創投基金、產業基金與科技小貸、科技擔保、科技支行、多層次資本市場等新型金融要素實施高效互動。支持征信機構、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開發針對中小企業融資的產品和服務,營造產業與金融良性互動、協調發展的生態環境,促進產業鏈、政策鏈、資金鏈深度融合。實施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云帆計劃”,建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名單推送共享機制,支持銀行等金融機構圍繞專精特新企業訂單、預付賬款、存貨、應收賬款、知識產權等創新金融產品體系和服務模式,搭建高效信貸審批機制,銀行機構為中小微企業發放的貸款發生風險時,按照風險補償政策規定給予補償。(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市財政局、市市場監管局、人民銀行濟南分行營管部、人民銀行萊蕪中心支行、萊蕪銀保監分局、濟南金融控股集團、濟南融資擔保集團)
十、 加大產教融合支持力度。加強產教融合公共服務平臺建設,以政府購買服務方式支持平臺機構整合資源,推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為企業提供有效人才支撐。支持企業與高校聯合建設現代產業學院,通過省級(含)以上認定的,按照企業建設總投入的 50%給予一次性獎補,最高獎補 500 萬元。開展市級先進制造業和數字經濟領域實訓基地認定,支持企業申報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公共實訓基地。優化職稱評審機制,暢通各類企業職稱申報渠道,建立中小企業職稱申報兜底機制,定期組織開展非公有制經濟組織職稱申報服務專項行動。支持企業組織參與市級勞動競賽,對優勝單位和個人按程序擇優推薦市勞動競賽獎項。建立常態長效的企業人才培養機制,充分發揮泉惠企·濟企通“培訓通”“小微企業之家”在線公共服務平臺作用,開展在線培訓和政策宣貫。大力培育技術經紀人隊伍,打造一批通業務、精技術、懂市場、善經營的技術經紀人隊伍。弘揚企業家精神,加大對企業家的培養、激勵和保護力度,完善企業家參與涉企政策制定的機制。(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總工會、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教育局、市科技局)
十一、提升平臺載體發展能級。支持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等創新創業載體提升基礎設施和服務質量,加大對專精特新等高成長型企業的培育力度,對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實施定期績效評價,并按績效給予相應獎勵。鼓勵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和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定制專屬服務包,為專精特新企業提供技術創新、上市輔導、創新成果轉化與應用、數字化智能化改造、知識產權應用、上云用云及工業設計、管理咨詢、政策、市場開拓、培訓、法律維權等服務。優先推薦為專精特新企業提供服務的平臺申報國家、省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發揮各級中小企業服務中心帶動作用,集聚服務資源,強化與協會、商會、學會等社會團體的協同聯動,發展志愿服務隊伍,增強服務供給力量和水平。(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本政策措施自印發之日起施行。我市工業和信息化領域現行政策措施與本政策措施內容不一致的,以本政策措施為準。
政策鏈接:
《關于進一步支持企業專精特新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